您的瀏覽器不支 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 JavaScript狀態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f the webpage function is not working properly, please open the browser JavaScript status.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搜尋素材:
開啟素材搜尋視窗
回首頁
網站導覽
中文
English
한국어
日本語
แบบ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Indonesia
Melayu
Français
Deutsch
會員登入
主題
探索
互動
參與
策展
首頁
主題
探索
互動
參與
策展
會員登入
主題
探索
互動
參與
策展
常見問答集
超連結
創用 CC 常見問答
合作夥伴
關於我們
網站簡介
政策說明
訊息公告
最新消息
新聞稿發布
活動訊息
開放資料
資料授權規範
著作權爭議處理
開放資料專區
條款及宣告
轉譯資源
教育資源專區
島嶼生活誌
其他服務
會員貢獻條款
聯絡我們
主題網站
:::
首頁
互動
互動
記憶時光機
穿越時空重返那一年,隨著不同世代、族群浮現不同的風景
城市轉轉樂
寶島雖小,但在各城市裡,總會發現不一樣的視野
記憶時光機
前往西元
年,感受那個年代的氛圍
×
城市轉轉樂
發現在
縣市
臺北市
基隆市
新北市
宜蘭縣
桃園市
新竹市
新竹縣
苗栗縣
臺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臺南市
高雄市
屏東縣
澎湖縣
臺東縣
花蓮縣
金門縣
連江縣
的人、事、物
萬華會社尾(糖廍里)舊影─救濟物資發放(43):手握單據的在地居民
拍攝時間:1959年至1960年期間。 此張照片拍攝於會社尾(今臺北市萬華區糖廍里)。婦人手中握著配發券,正要交予工作人員,工作人員會依照單據上所寫的物資種類、數量給予相對應的物資。配給券上頭寫有相當詳細的家庭訊息,比如家庭人口、戶籍地點,與今日戶籍謄本、身分證上的資料相似,受救濟戶需要攜帶這張配給券才可以向發放救濟物資的單位領取救濟物資。基督教救濟會與天主教福利會一般會與地方教堂、天主堂合作,
《臺灣好吃魚》獲第50屆電視金鐘「節目剪輯獎」
圖為《臺灣好吃魚》獲第50屆電視金鐘「節目剪輯獎」。 2015(民國104)年第50屆電視金鐘獎頒獎典禮,於9月26日在臺北國父紀念館舉行,「最佳剪輯獎」由美商國家地理頻道《綻放真臺灣5–魚之島:臺灣好吃魚》的粘瓈文(右),和林欣民(左)獲得,兩人均畢業於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從事剪輯後製工作多年,且都參與過Discovery及國家地理頻道等多部紀錄片剪輯。林欣民在2004(民國93)年時,就曾
文化獎得主紀錄片獲國際獎項
圖左為第29屆文化獎得主版畫家廖修平,圖右為紀錄片導演傅季中。 由文建會監製、傅紀中執導的兩支人物紀實紀錄片,獲得美國休士頓國際影展「藝術文化類」最高榮耀「白金牌獎」及「評審團特別獎」。這兩支紀錄片的主角為第29屆文化獎得主廖修平和張光賓。以寺廟等東方圖像融入版畫的廖修平,留學回台後將台灣版畫推向國際,讓台灣本土藝術和世界接軌;導演傅紀中耗時半年貼近拍攝採訪,才將這位版畫大師的生平、夢想和價值觀
新北投車站
新北投乘降場(新北投車站原名)建於1916年,1988年因興建捷運淡北線停駛,車站面臨拆除,後拆遷至臺灣民俗村重建保存。2003年起因文資保存意識抬頭,臺北市政府與民間開始協力爭取車站回家。2013年(民國102年)4月獲得新產權人日榮公司同意無償捐贈車站,站體於2014年(民國103年)初運回臺北市,重建完成後於2017年(民國106年)4月1日正式開幕。新北投車站的回歸是北投鄉親重要且無價的
薛培德牧師居所-1960年代天母洋房生活寫實(9):颱風過後的屋外狀況全景
拍攝時間:1959年至1960年期間。 此張照片拍攝地點位於臺北市天母。在一次颱風過後,陽明山美軍眷村也遭受了影響,房舍外圍的樹木被吹倒,許多的樹木從樹幹處硬生生地段成兩截,颱風之強勁,還將一些樹木吹到了屋頂上,由此可見颱風的可怕。好在美軍眷村的房舍是以磚瓦建成,建築物的結構相當穩固,因此房舍本身沒有任何結構性的損毀,只需要將庭院裡被吹倒的樹幹清理掉便可以回復眷村原先的樣貌了。 在薛牧師在臺的期
臺灣老人相關社會議題
在文化部「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下,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創作「文化記憶」系列影片,本資料「臺灣老人相關社會議題」為《臺灣認同問題》創作過程中作為關於臺灣認同的素材之一,輔助劇情解釋,並於影片中以動畫影像重繪呈現。 臺灣於2018年,老年人口在臺灣總人口比例中已有高達14%的佔比,意味著正式邁入高齡社會,而高齡社會所帶來的人口老化、退休潮、老人安養、勞動力減少與少子化等衝擊,與我們的生活息
第42屆金鐘 余承恩獲「迷你劇集男配角獎」
圖為他在接受頒獎後,一手拿著獎座,一手比出勝利手勢,在鏡頭前留下靦腆的笑容。 2007(民國96)年度第42屆電視金鐘獎頒獎典禮,11月17日在臺北國父紀念館舉行。有別於前一年熟男熟女當道的局面,當年電視金鐘獎則是呈現「長江後浪推前浪」態勢。除12歲的黃湘婷以《魯冰花》勇奪「戲劇類女配角獎」外,9歲的余承恩也因《十歲笛娜的願望》獲得「迷你劇集男配角獎」,成了本屆金鐘年紀最輕的得獎人。《十歲笛娜的
第38屆金馬頒獎典禮主持群亮相
圖為第38屆金馬晚會主持人蔡康永(左1)、高怡平(左2)、星光大道主持人侯冠群(右1)和周瑛琦(右2)等4人,特地在頒獎前夕提前在媒體前亮相的畫面,照片中可以看到他們手搭手、肩並肩,展現團結與旺盛的企圖心,誓言會好好合作,做好金馬的主持工作。 2001(民國90)年第38屆金馬獎晚會,將於12月8日舉行頒奬典禮,典禮主持人蔡康永和高怡平,以及星光大道主持人侯冠群和周瑛琦,特地提前在11月29日連
馬賽克瓷磚的毽子
眷村童玩包括翁仔標、陀螺、竹蜻蜓、跳房子、放風箏、踢毽子……孩子們製作、交換最珍愛的遊戲與玩具,分享玩法,一起遊戲,形成快樂成長最珍貴的回憶。 北投七虎新村與台灣其他地方的眷村一樣,七虎新村的興建是1949年安置國共戰爭來台的大批軍人及軍眷的臨時居所,主要為輜汽一團為軍隊運輸補給部隊所興建。居住在七虎新村的孩童,踢毽子幾乎全民運動,天天玩也不膩,尤其下課後左鄰右舍的小朋友,比賽輸贏,有趣又健身。
凌波搭機抵臺盛況
圖為凌波等人下機後,眾多影迷在機場歡迎的盛況,相關單位甚至出動軍警維護秩序。 第2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優良國語影片頒獎典禮」)於1963(民國52年)10月31日下午2時假臺北市國光戲院隆重舉行。本屆最佳男主角唐菁及最佳女主角樂蒂雖然都未來臺出席領獎,但反串梁山伯的女演員凌波來臺出席盛會,造成「萬人空巷」的熱鬧場面,形成一股「凌波旋風」,成為本屆金馬獎的焦點。凌波在邵氏公司返國祝壽團團長鄒文懷的
1960年雙十國慶閱兵大典(24):憲兵交接儀式
1960年10月10日,臺北。總統府大門的憲兵正在交接,交接過後,一組憲兵走進總統府內。在總統府前廣場上,許多熱情的民眾在此共同歡慶雙十佳節,除了本地民眾以外還有許多的海外華僑,從各地而來的華僑代表團齊湊到總統府前,何應欽將軍與幾名國軍將領正在與各地華僑閒談中。 海外華僑的支持對於凝聚人心十分重要,當年海外華僑組了三十五個團體,共計一千多名代表,分別從21個國家來到臺北,一同歡慶建國四十九周
南機場縫裁班(26):上前領取畢業證書
拍攝時間:1959年至1960年期間。 拍攝地點萬華。南機場縫紉中心縫裁班第一期學生學成畢業,教室簡單佈置成典禮會場。學生逐一走到講桌前接過教師頒發的證照,學生們在畢業之後將可以投入產業鏈,替臺灣的紡織產業投注一批新血。此縫紉中心是台灣基督教救濟會協助開設,使用「title2」的美援救濟物資,協助該社區的發展建設,用意是幫忙民眾擁有一技之長、得以謀生。 1960年代時,臺灣產業結構轉型,從農業社
《梅花》獲第13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
圖為藝人恬妞(右)代表中影上台,從徐慶鐘副院長(左)手中領獎的畫面。 第13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於1976(民國65)年10月30日下午在臺北中山堂舉行,由行政院長丁懋時主持,行政院副院長徐慶鐘親臨頒獎。由中央電影與香港第一公司合作的影片《梅花》一口氣拿下「最佳劇情片」、「最佳編劇」、「最佳彩色影片攝影」、「最佳非歌劇影片音樂」,及「最佳錄音」等5項大獎,成了本屆金馬最大贏家。徐慶鐘在致詞時稱讚今年
《娛樂e世代》獲第53屆廣播金鐘「流行音樂節目獎」
圖為《娛樂e世代》獲第53屆廣播金鐘「流行音樂節目獎」。 2018(民國107)年第53屆廣播金鐘頒獎典禮,於9月29日在臺北國父紀念館舉行。中國廣播公司節目《娛樂e世代》榮獲本屆流行音樂節目獎,該節目製作兼主持人吳建恆,因為人在日本出外景,所以由製作團隊代為領獎並宣讀得獎感言。《娛樂e世代》屬於LIVE型態的節目,以專訪歌手和音樂人為主,還另闢時間專門介紹日本和韓國音樂,其內容也不單只侷限於娛
《台灣百年穿著之記憶與創新 — 媽姐姑嫂婆的羅衫情事》排練照
此件為臨界點劇象錄1995年《台灣百年穿著之記憶與創新 — 媽姐姑嫂婆的羅衫情事》排練照,可見演員服裝細節,以及不同於演出話劇時之肢體狀態。本劇由民主進步黨婦女發展委員會為慶祝三八婦女節主辦、臨界點劇象錄策劃演出,並與服裝設計師李淑瑜合作,3月12日晚間07:30於敦化國中大禮堂演出。作品以服裝秀劇場形式,呈現百年來台灣女性與服裝的關係與時代面貌,將紙娃娃概念融入走秀進行肢體表演,透過女性穿著之
2000年 松山菸廠抗議千禧酒節日
1999年行政院決議建國啤酒廠產業活保存後,原定編列預算於2000年於建國啤酒廠擴大舉辦千禧年啤酒節活動。但公賣局以建國啤酒廠場地太小為由,將活動名稱改為千禧年千歲酒活動,將場地移至松山菸廠舉辦。引發建國啤酒廠工會強烈反彈。工會認為公賣局無心產業活保存,違背行政院決議與社會大眾共識。 5月13日活動當天,全廠員工幾乎全員到齊,各產業工會也到場支援,手寫標語「天大笑話千禧年啤酒節在菸廠舉辦」、「要
南京西路237號暨迪化街1段2、4、6號店屋/南京西路237號
南京西路237號全屋之主要兩側承重磚牆厚達48CM,為長型店屋之主要承重結構,因本建物並未經歷大幅度的改建與增建,所以在磚材的來源上以日治時期的TR磚及S磚(#bcb6af),分布在過水及第ㄧ進。立面尚保存舊有的原貌,為日治時期流行的牌樓厝建築立面形式,表面由洗石子材質搭配幾何圖形分割而成;結構則為承重磚牆及擱檁式樓板及屋架所構成。建築物保留四柱三窗之紅磚立面形式,所在區位有迪化街「入口印象」的
里族社舊址
里族社(litsouck),隸屬於平埔族凱達格蘭族,其聚落依基隆河而居,平埔族語將基隆河稱為「里族河」(licouquie),因而得名。而其聚落分布主要分布於臺北市松山區舊家里、新聚里。從嘉慶25年(1820)的﹤退賣還管契字﹥可見里族社的社址,該契約是一筆土地買賣契約,其寫道:「立退賣還管契字人陳柳,有承堂兄陳陋先前給買得里族社番憂喜凜園地一所,貫在社邊,東至路頂杜家園為界、西至毛賛厘龍眼腳園
Pull
×
素材搜尋視窗
×
分類
全部分類
人物與團體
藝術與人文
社會與政治
民俗與宗教
產業與經濟
空間、地域與遷徙
族群與語言
生物、生態與環境
其他
|
關鍵字
搜尋
資料類型
全部
圖片
影片
聲音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
隱私權宣告
。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