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後龍市區至今仍留有三棟日治時期所建仿巴洛克建築老建築,相當具有藝術特色。巴洛克式建築有繁複多變化的建築立面而著名 , 歐洲文藝復興1560年代流行於德國、義大利、荷蘭、西班牙等地,後龍原有五棟這種特色的建築,分別是:蔡咸陽古厝、杜開棟古厝、謝瑞臺宅、陳愷悌古厝(已拆除)、復興里社腳李宅(已拆除)。
蔡咸陽古厝,位於北龍里車站街128號(後龍車站北面廣場),曾為後龍第一家醫院,同時也是苗栗縣第一任衛生局局長蔡咸陽的古厝,其子於2011年(民國100)整修老宅改為「神家紀念城」;杜開棟古厝,位於中龍里中正路,為地方仕紳杜開棟於日治時期所建,外牆弧形像城堡,其屋頂為中國紅瓦,欄杆係用「瓶形綠釉彩」欄杆,大門之門板則寫上詩禮傳家;謝瑞臺宅,位於南龍里中華路159號,二樓欄杆兩側窗孔有各種造型變化凹凸有致,立面用質樸的洗石;苗栗縣第一屆議長陳愷悌古厝,位在北龍里中中華路64號,建於1912年(民國元),屋項用中國式紅色琉璃瓦,其山牆為複合式三角形山牆,山牆上有華麗浮雕非常華麗,頂部羅馬式卵型雕飾,曾經是後龍最完整的巴洛克式建築,現已經拆除;復興里社腳李宅,佔地面積最廣,也最為豪華氣派,可惜後代子孫將其於1992年(民國81)夷為平地。
圖分別為蔡咸陽古厝,已拆除之陳愷悌古厝以及謝瑞臺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