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全臺首座彎井工程──鐵砧山16號井

苗栗縣鐵砧山礦場鐵砧山16號井,於1967年(民國56)9月5日開鑽,10月31日完工,井深3003公尺,在美國彎井顧問的協助下,成為全臺第一口鑽探成功的彎井。彎井又稱側鑽或定向鑽井,是使井程沿著預先設計的方向和軌跡鑽達目標層的鑽井方法,可廣泛應用于海域或地形陡峭井坪難尋地區的鑽探,利用鑽井平臺或同一井坪向不同方向及角度鑽進,採收油氣,有效節省鑽井及採收油氣成本。目前定向鑽井技術日趨成熟,已成為降低鑽井成本、提高油氣產量的主要方法之一。近年來非傳統能源頁岩油、氣的蓬勃發展,實有賴於定向鑽井技術的進步。

鑽井籌備工程成本龐大,不但要開闢井場與道路,還要搬運諸多器材設備,若定向鑽井技術穩定,在同一井場鑽鑿不同油井可提高經濟效益。鐵砧山16號井藉由美國顧問指導下建立的彎井鑽探的技術,成功的完成我國第1口彎井工程。其與1965年(民國54)鑽鑿的鐵砧山10號井共用一個井坪,大幅降低鑽井成本。這張照片拍攝於1967年(民國56),技術人員圍在井口旁,為了瞭解鐵砧山16號井的井孔偏斜程度,正要下井斜測量儀器。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時間迄
    1967/10/31
  • 時間起
    1967/09/0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