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錦水礦場自日治時期開採以來即為為全臺天然氣生產的重鎮。1964年(民國53)6月,臺灣油礦探勘處在此首次嘗試雙層採收,藉由錦水53號井修井工程,完成雙層採油裝置。錦水53號井井深4400公尺,雙層採油的油管分別採收4000公尺處的第28層,與4400公尺處的第30層油氣,再於雙層間使用永久性填塞器隔開,使兩組油管串能分別生產。圖片分別為錦水53號井剖面圖,顯現雙層採收的結構;以及以兩種顏色代表雙層採油的井口裝置。
在錦水53號井成功雙層採收前,油氣生產都是單井單層採收,一口生產井安裝單串油管、採收單層油氣。但一口井往往會鑽遇單層以上的油氣層,且每個油氣層壓力不同、採油氣條件也不同,若要採收不同油氣層就需分層採收。雙層採收的目的,是希望以鑽一口井的費用、採收一個油層的時間,就能獲得兩口井、兩個油層的產量。錦水53號井的試驗成果顯著,帶動了往後錦水、鐵砧山、青草湖等礦場的雙層採收。結果顯示,1口雙層採收的油井產量相當於2口單層採收井,所耗費用僅是其6成,有效節省鑽探費用,提高經濟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