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錦水礦場的開採與營運始於日治時期。錦水一帶自清領時期便有民間嘗試開採,未有收穫;直至1913年(大正2)11月,日本寶田石油株式會社在臺灣總督府補助探勘費用下,於赤崎子高區開鑽第1號井,正式揭開錦水礦場的油氣探採新頁。日治期間錦水礦場共鑽井47口,40口位於北面赤崎子高區,7口位於南面老田寮高區。累計天然氣總產量為785,488,163立方公尺,佔全臺總量82%。
錦水礦場初始的鑽採並不順利,不是井噴無法控制、就是機具不良造成技術誤差而失敗。直至1924年(大正13)鑽探5號井成功,赤崎子高區天然氣日產量高達8萬立方公尺,因內含天然汽油,乃設置天然汽油工場,由天然氣中採收天然汽油,於1925年(大正14)一月開始採收。由於天然汽油廠之天然汽油採收成功,致使錦水天然氣利用之方針始告底定,其後之鑽探工作,亦逐漸步入正軌。其後1926至1930年間,8到10號井陸續成功鑽獲大量天然氣,始擴建天然汽油廠及設立炭烟廠,利用提煉汽油後之乾氣製造炭烟。錦水礦場汽油採取工廠規模日趨完備,成為全臺天然氣生產與處理重心。老照片為1946年(民國35)拍攝的錦水礦場景象,建物林立,足見日治期間礦場的繁盛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