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後龍古街番婆溝

苗栗後龍鎮津里番婆溝,位於公司寮(今稱龍港) 東側的後龍溪畔,原稱「灣龜仔溝」,臺灣光復後雅稱為「同興」,是後龍地區最早發展的街道。在清朝乾隆年間,因廈門和後龍公司寮漁港兩岸商船往來頻繁,番婆溝為當時貨物集散地,主要貨物為大陸海產、後龍蔗糖等,商業活動興盛,聚集了銀樓、商號及酒館、青樓,是苗栗當時最繁榮的商業街。


據當地居民回憶,「番婆溝」名稱來自於在地同光國小東邊的小水溝,以前溪水清澈無比,平埔族婦女會在水溝裡洗衣服,因此得名。商業繁榮時期的番婆溝,短短不到三百公尺的街道有五十多家綠燈,二百多家商店,使得街市熱鬧不休,於是有人用「不夜城」來形容當時盛況。當時的住戶以鄭姓居多,四家老字號商家都取名為「同發」,迄今四家老字號商家早已不復存在,不過牆壁上仍清晰可見「鄭」或 「同發」等字跡。隨著時代變遷,產業轉移,港口淤沙嚴重,外埔漁港取代公司寮漁港,老街才慢慢沒落,留下老舊紅磚瓦房,成為充滿歷史人文風味的古街老巷。


近期也由後龍在地年輕人創立了「後龍灣工作坊」,並以同興老街為據點,期盼能讓想要返鄉的青年有個可以創業和發展的地方,也希望讓更多人認識這個純樸的小鎮。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苗栗縣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4.560159
  • 所在地-經度
    120.8214265
  • 是否開放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陳怡禎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