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民國56),臺灣油礦探勘處在苗栗市中正路上的新辦公大樓啟用。1971年(民國60)9月2日探勘處以新建辦公大樓命名為竹銘樓,呈獻給退休之前中油公司董事長凌鴻勛先生,以資紀念。「竹銘」是凌鴻勛先生的字號,以彰顯其對中油的貢獻,竹銘樓是一座弧形四層樓的鋼筋水泥建築,由設計陽明山中山樓的名建築師修澤蘭女士設計,內設有空調,曾是苗栗市街上最顯眼的地標,現仍作為中油探採事業部的本部大樓之一持續使用。其後因組織改造業務量及人員增加,竹銘樓辦公空間不符使用,另於1993年(民國82)12月31日啟用其南側增建的新辦公大樓,取名探勘大樓。圖片為新舊探勘大樓之對照。
新大樓的興建與臺灣石油開採進展有關。原本臺灣油礦探勘處在苗栗的辦公室只是拼湊而成,在舊油田逐漸枯竭,新油田又尚未發現的情況下,經費拮据難以整修。比如地質組的辦公室竟位於一間祠堂中,無論中外的技術人員都要擠在小屋內工作,因房子過於老舊,甚至在某天發生房頂坍塌的意外。直到1959年(民國48)錦水38號井加深工程成功,證實臺灣深部油氣層的存在,將臺灣石油產業帶向戰後第一波高峰,探勘處才有充足經費建設新大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