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換星移,既成就了苗栗的山城景緻,也蘊育了豐富的油氣與煤藏。自19世紀發現油氣露頭起,經歷20世初日本殖民政府的開發及戰後復甦與礦場的沒落、轉型,苗栗始終是臺灣最重要的油氣生產區。煤礦則曾在1950-1970年代記錄了最輝煌的時期。至今,石油與煤礦產量雖不若以往,惟這些歷史紀錄仍將是認識苗栗自然資源的重要線索。
黑金記主題第一部分,介紹臺灣石油產業的發源地-出磺坑,由探採、煉製、運銷、設施與生活及石油文獻等,呈現出磺坑自石油開採成為今日歷史文化景觀的過程。出磺坑自清朝便設立煤油局,而後石油產業核心由出磺坑擴展至苗栗,至今苗栗市仍可看到許多中油公司的建物,因此部分石油開發組織的演變也將收錄,共同穿越油人與苗栗人的石油記憶。位於造橋的錦水礦場曾為臺灣天然氣生產重鎮,形成繁華的礦場聚落,第二部分即以錦水礦場為主角。隨著出磺坑、錦水礦場油氣漸枯竭,苗栗的新油氣田終被發現,第三部份介紹1960至1970年代,鐵砧山、白沙屯、崎頂、永和山等氣田陸續鑽探成功之過程,並著墨於由油氣生產轉為地下貯氣槽的鐵砧山。第四部分自石油轉向煤礦,介紹包含獅頭山、八卦力、南莊、出磺坑和細道邦等煤田與煤礦組織之發展,完整呈現苗栗地底璀璨的黑金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