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豬哥在農村社會是協助農家母豬得以順利繁衍下一代的行業,原應非常神聖且重要,然而,在當時因為種公豬性徵很明顯,獠牙伸出、口吐白泡、身形壯碩、一身腥騷味,走進純樸農村常會引來眾多小朋友在後跟隨與訕笑嘲弄;在配種時,因為充滿母豬發情與豬哥的濃厚荷爾蒙氣味,且公豬性行為激烈並通常持續7到20分鐘不等,這些農家要長時間在旁協助以木棍或扁擔幫忙頂住草堆避免母豬移位,這些種種在當時純樸的農村社會,都是極難開口的禁忌與難堪,也因此久而久之,牽豬哥一詞就慢慢成為影射性交易的貶意,並總惹來輕虐嘲諷,對這一行的從業人員極為不公。
當時,牽豬哥主人走在路上,除了竹竿、酒漏仔等工具,還通常會在頭上戴著斗笠或「尿杓帽」,並把帽簷壓得低低,除了防曬,更是為了遮掩容貌。在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所出版的「苗栗老行業」一書中,作者之一劉榮春自述,為了採訪牽豬哥農家,他總計花了8年時間並多次拜訪,才終於取得阿發信任願意說出牽豬哥過程的種種細節,也才願意接受拍照與寫出姓名,可見這行業之污名化嚴重與自我貶抑程度。圖為牽豬哥畫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