閹豬閹雞工具巧思多,功能各不相同。出生於1937年(民國26)、苗栗地區家傳百年之閹雞師傅謝進龍先生曾於受訪時表示,以前閹雞刀與鑷子都是訂製的銅製品,例如阿龍伯家中所用都是專程到中壢找銅匠訂製,閹雞刀一端是銳利的刀鋒,另一端是作成湯匙狀的杓子,一刀兼具切口、撈取功能。類似現代人開胸手術使用的撐開器也是自已製作,閹雞師傅將之稱為「弓仔」,是一個有彈性、分叉結構、活動套栓與固定鉤的巧妙工具,以前由師傅取牛角裁切後再以玻璃慢慢刮薄製作而成,也有人取竹製作,近年來則多換成不鏽鋼製品。
棕管是摘除睪丸的的重要工具,以前大多利用筆筒樹葉柄製作,取兩根等長、等粗的葉柄,乾燥後以繩子並列綁緊,紅棕絲從一根管子穿入繞另一隻管子折回,紅棕絲表面粗糙可以輕易絞斷雞的輸精管,後來因為衛生及取得容易考量,棕管目前多已改用塑膠管,但紅棕絲還是繼續沿用。閹豬刀尺寸比閹雞刀大,一端銳利刀鋒、一端則作成倒鉤,這把刀不只閹豬,包含狗、牛、羊、馬也可以用,不同於閹雞刀的倒鈎,是設計用來鈎取輸精管或腹腔內的精卵管。去勢講究快狠準,通常師傅會反覆練習到讓手術能在1分鐘內完成。由於雄性家畜睪丸外露僅陰囊包覆,術後傷口鮮少縫合,頂多塗上消毒藥水,在沒有消毒藥水的年代則是請主人事先準備火罈煤(燒柴鍋底的炭灰)拌茶或花生油、火油當作癒合敷料,有些水牛術後就直接去泡水了,鮮少傳出術後感染致死事件;雌性家畜去勢比較困難,必須侵入腹腔施術,傷口要縫合,通常是一到兩針即可,縫合後一樣塗上「火罈煤」即可,直到有消毒藥水了才停用。
曾有人針對大型牛隻動物使用一種不用刀的「槌打去勢」手法,先將家畜綁好後讓其側躺,接著將陰嚢拉長以布束緊,擺在砧木用木槌敲打輸精管(也有一說是敲睪丸),前后要花7、8分鐘,打到輸精管完全壞死失去功能。此方法雖無傷口,但受術動物要持續承受咬牙劇痛之苦,往往術后一口牙齒都因持續緊咬而搖動,頭皮也脹大2-3公分,陰嚢還要腫脹數日才會回復,極不人道。圖為閹雞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