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民國50)台灣玻璃公司在新竹成立之後,玻璃彩畫以驚人速度成長,大量運用於民間裝飾、慶賀紀念、神盒祭祀畫像等等,在苗栗當地,此玻璃彩畫工藝也隨著竹南玻璃工廠的發展而興盛。1949年(民國38)出生於苗栗頭份,擅長寺廟彩繪、玻璃彩畫與花燈製作的工藝師蕭政德曾於接受採訪時表示,當時社會風行彩鏡、玻璃彩畫類裝飾,油漆行老闆葉添爐聘請3、4位師傅幫忙,自己則當跟班小弟負責大面積油漆,工作常在外進行,經常到三合院或寺廟施工,彩繪物件有台灣屏(中屏)、宗堂,含彩繪與安金,彩畫玻璃則是店裡、店外都有,彩畫主題有山水風景、神明畫像、花鳥人物等,圖案華麗。
彩畫玻璃是在透明玻璃背面畫彩,一般會用黑漆繪上圖框後,再依看到的先後順序塗上色彩或安金。彩畫在視線背面,所以左右相反,做畫要習慣,顏色區塊交互運用「化色(漸層色)」、「代色(填色)」技巧。當時的玻璃彩畫算高級貨,一般人家買不起,通常是在喜宴嫁娶、新居落成的場合當成禮品餽贈,店裡彩畫玻璃完工後釘上木邊框,顧客挑選后才在玻璃正面題字出貨。圖為玻璃彩畫工藝師蕭政德與玻璃彩畫之合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