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苗栗竹南玻璃工藝興衰史

台灣口吹玻璃工藝起源於日據時代日藉師傅在台北萬華設廠而逐漸發展,1920年代,日本人在新竹關西馬武督、竹東橫山、北埔小南坑等地發現豐富矽砂,另於竹東礦場與香山工業區等地發現天然氣,一舉解決玻璃原料與燃料問題,就此開啟新竹與苗栗當地數十年璀璨的玻璃工藝。竹南國泰玻璃觀光工廠(已停業)第三代女主人林子渝曾於受訪時表示,在1960到1980年代全盛期,苗栗竹南一帶約有7、80家玻璃工廠,主要幫美、澳、日等地花器、燈罩等生活日用品外銷趕工,玻璃師父收入號稱「可養活兩家人」。


新竹地區玻璃相關的日用品產業後期逐漸式微,現正積極轉型藝術且設立玻璃工藝博物館,當年1936年(昭和11)間成立的「天然瓦斯研究所」除帶動玻璃等相關產業飛躍,後期更轉型成為帶動竹科半導體產業起飛的工業技術研究院,竹科之發展,某種程度上來說與玻璃產業息息相關。苗栗竹南地區玻璃產業則因工廠外移大陸,生活用品也逐漸由塑膠等各類材質取代而走向黃昏,2010年代約只剩5家,其中國泰玻璃為求推廣玻璃工藝因此轉型觀光工廠,曾經名盛一時成為著名旅遊景點,但後因種種因素已於2018年(民國107)歇業。圖為國泰玻璃開放觀光時之景象。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檔案授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