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苗栗竹南金銀紙與農村婦女經濟

竹南的金銀紙工廠多數都為家庭式工廠,其中有從原紙到成品運送一條龍作業的,也有專門負責代工裁切紙張的店家,透過分工合作方式生產擴大產業規模。各種工序中,褙箔仔是協助許多當地農村婦女增加收入的重要家庭副業。「褙箔仔」就是將已經槌打到極輕極薄、並分切成如郵票大小的錫箔,透過太白粉調製的漿糊沾粘到紙錢上,其過程非常重覆、單調,大熱天也必須關窗且不能吹電風扇,否則錫箔會四處飄散。由於技術門檻不高,加上金銀紙產值不高,因此收入也不高,以2020年(民國109)為例,一位婦女沾粘完一大疊約1千張左右的金銀紙,需耗時3個多小時,收入僅200元,一整天工作下來只能賺4、5百元。

金銀紙後期導入部分機械作業,也帶來不少職業傷害。以裁切紙張作業為例,由於早年機械製造和操控不如現代機具這般精良,因此常造成肢體傷害,例如前竹南鎮公所主任秘書林益逞40多年前剛退伍時,就因協助家裡從事金銀紙裁切代工,遇上機器「亂刀」削去了手部一截大姆指,而其父親和妹妹的手指、手掌,也都遭受過傷害,一家有3口人為金銀紙產業付出代價。圖為80多歲女工仍持續工作。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檔案授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