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標示開採地景的出磺坑礦山圖

這張六千分之一比例尺的出磺坑礦山圖,可以看到出磺坑礦場如何在地質構造與地層岩性影響下、以地形等高線表示的地形圖,顯示後龍溪的切割與一百餘口油井的位置與性質。圖例顯示這張礦山圖以各口井的情況為核心,仔細分類出鑽進井、產油井、產氣井、油氣生產井及廢棄井與停產井等,共九類。在美國資金補助下於1952年(民國41)的開鑽A2、A3井,是臺灣石油開採史上的重要事件,在圖中被標示為鑽進井,據此推測此圖應於1950年代繪製。

除了這些帶著編號進入臺灣石油生產狀況的點狀井位外,圖中還可以看見汽車(藍)、纜車(黃)、人行坡道(紅)的道路標示,以及自高處垂下的空中纜車(Cable way),這些路徑展現出礦場中人與物的移動樣貌,沿著線路還可看見北寮濱河處有倉庫(warehouse)、天然汽油廠(Gasoline Plant)、事務所(office)等館舍、南寮鐵工廠一帶也有成片的建物,共同形成一片頗具規模的礦場地景。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創作者
    中國石油公司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媒體類型
    圖稿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