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磺坑礦場纜車與台車運輸設施的建造始於1927年(昭和2),當時經營者日本石油株式會社為了增加搬運作業效率,遂於礦場內新設搬運用輕便台車(手押台車)軌道。新設台車軌道主要分布於南寮和保安林之間,行經出磺坑背斜地層帶稜脈的兩側。當時軌道規格統一為12磅/公尺,軌距為19.5吋(49.53公分)、總長4340公尺。1928年(昭和3)及1929年(昭和4),再分別增設輕便台車軌道269公尺與850公尺,主要以人力、牛隻為動力。為了講求敷設效率與節省經費,軌道多取材於當地(相思木),且重覆使用。日治時期出磺坑纜車及台車運輸設施的發展狀況,一直維持沿用至戰後。
日治時期至戰後,出磺坑礦場一度有密集的台車軌道網絡,用以礦場內、外的設施與產品搬運。台車軌道輕便、易於拆組,隨著出磺坑油井開鑿,台車軌道與材料往往跟著一起遷移,以致台車軌道的路線、長度不斷浮動。1950年代後由於新購置的鑽井設備及機器更形龐大,台車軌道運輸能力漸不堪負荷,及隨著運輸工具的提升與道路交通系統的開發,台車軌道遂逐漸走入歷史,現在僅能從老照片回憶當時情景。圖為一頭牛拉著載運鑽井設備的台車行走軌道的老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