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現今的出磺坑地標──臺灣油礦陳列館

1981年(民國70)適逢中油公司成立30周年,臺灣「油礦開發陳列館」成立於臺灣石油開採的發祥地-出磺坑。1990年(民國79)改建新館,定名「台灣油礦陳列館」,並於2019年(民國108)完成全面更新。臺灣油礦陳列館為地面兩層的RC構造,如照片所示,以建築體中一座米白夾酒紅面的造型塔樓成為最顯著的地標,記錄台灣油礦探採歷史、演進及鑽採機具、文獻史料的保存,並以各種模型與互動展示,供大眾認識出磺坑引領的臺灣黑金歲月。

臺灣油礦陳列館的位址不僅是現在的空間地標,也標誌著臺灣石油開採的歷史。1887年(光緒13)臺灣巡撫劉銘傳於此處設立煤油局,用來作為清廷開發臺灣油礦業的基礎,雖然僅經4年煤油局便因產量有限而被裁撤,卻已彰顯此處在臺灣石油開發史的重要性。日治時期此處曾建設木工場、倉庫等設施。陳列館成立之初因經費所限,僅能利用5處舊房舍為館,共分5個展館與與一個露天陳列場,各有不同主題與展品。另外,沿著纜車道兩旁整理出日治時期聯絡井場山路,供遊客步行登山用。因參訪人數日增,陳列館房舍老舊、空間狹小,漸不敷使用,直到1990年(民國79)現址重建,始成為現今樣貌。


基本資訊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資料來源
    黃玉雨、劉彥良撰稿;黃俊銘主持,《出磺坑南北寮礦業生活史--油井山林生活紀事》,苗栗市:苗栗縣文化觀光局,2012。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