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苗栗清領時期文學

清朝領有台灣之後,主要的文學創作者是來台的官員和文士,隸籍本島的作家在清中葉以後才逐漸出現。中國的官員一般皆具備了文學的訓練,因此對地方的文化歷史特別注重。此時的苗栗縣作家通常具有「移入」、「流動」、「固著」等特性,例如丘逢甲的先祖是「移入者」,經過幾代「固著」後,他以台灣作為舞台發揮,最後因台灣民主國失敗被迫離開,就是所謂「流動」。創作主題包含記詠性情、山川風土、感憤時政風俗、巡次記行、酬贈唱和、詠建置、記軍事民變、詠懷人物古蹟、景題詩等。清領時期苗栗也留下大量碑記,是重要的刻石文獻,除了文學價值外,其所包含的歷史及社會意義也十分重要。

苗栗清領時期的作品取代了原住民口傳文學的原始型態,帶入一套中國傳統的文學模式以及思想理路。荷蘭人、西班牙人在台灣時期,雖曾留下不少紀錄,但目的在經營和管理,其文字文學性不足,對台灣影響甚低。中國文學在清初移入後,影響力延續至今日。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時間起
    清朝康熙年間/臺灣的清領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