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由林海音擔任文學類總編輯的「教育廳兒童讀物編輯小組」成立,兒童文學進入茁壯期。與此同時,接受日式教育的詹冰等人經過學習對中文語言更熟練,戰後成長的一代也持續進行兒童文學創作。苗栗籍作家中,有不少是兒童文學工作者。他們在兒童詩、兒歌、童話故事、預言、兒童劇、兒童散文、圖畫書各方面,不論創作、理論或翻譯,都有可觀的成果。其中較具代表性的出版品為林海音《金橋》、《蔡家老屋》、《林海音童話集》、詹冰《日月潭的故事》、陳正治《童話城》、曾門《兒童文學創作選評》、風美村《布穀歡唱》、莫渝《鞋子的家》、《兒童詩歌筆記》等書。
苗栗縣政府為了推廣中小學文學教育,從民國72(1981)開始舉辦一系列詩歌教學研習活動,邀請專家學者來演講和座談。也舉辦了各種兒童文學研習會,並請國內的知名兒童文學來授課。民國75(1986)年在教育局經費支援下,《苗栗兒童》創刊號出版,兒童文學逐漸紮根在學生中,其中較受各界矚目的是海寶國小的兒童詩教學。苗栗縣政府在民國82(1993)年出版《苗栗——我的家鄉》作為各校兒童文學中紀實文學的補充教材,希望推廣鄉土教育,培養孩子認識並熱愛自己的家鄉苗栗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