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的巴宰族分布於三義鄉最南邊的鯉魚社區內,族人多聚居於上山下附近,今多稱為「鯉魚潭聚落」。迄今已難以考證巴宰族人進入鯉魚潭的確切年份,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最晚於嘉慶初年,鯉魚潭一帶已經是岸裡社採薪打獵之所,族人也於19世紀中葉起定居於此。隨著政權更替以及客、閩族群的先後到來,巴宰族的傳統文化在19世紀末逐漸式微,不過近30年來經由族人及學者的努力,聚落族人積極的加入文化復振的行列。
本系列共收錄巴宰族資料共94筆,內容含括鯉魚潭的地景地貌、傑出人物、教會沿革、傳統歲時祭儀、竹編技藝、古書契及苗栗縣巴宰族群協會自民國102(2013)年至民國107(2018)年執行平埔族群聚落活力計畫的成果。期望藉由各類型資材的彙整,拼湊出鯉魚潭聚落的全貌,一方面將族群記憶進行數位化保存,一方面也作為未來族人進行文化復振的工具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