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伊能嘉矩踏查道卡斯族後龍和新港社

日本學者伊能嘉矩為了研究台灣原住民語言類別,於明治29(1896)年6月至苗栗後龍及新港等道卡斯族社群訪問。他在新港社採集到許多資料,有些是關於道卡斯族傳統祭典的文化,例如依照當地的習俗,每年農曆的2月初8是祭祖的日子,農曆的7月15日,舉行牽田祭祖的這一天,族人全部會齊,飲酒歌唱,而歌詞的內容多半是追頌祖先的英勇事蹟。

此外,伊能嘉矩也在《伊能嘉矩台灣踏查日記》中提到 ,族人們於歌舞時的穿著,族人頭戴獸皮圓筒帽,帽上插著1對鹿角和鳥類的翎羽,脖子後面掛著1串鹿牙,衣服上掛著小鈴鐺;腰際綁著1條用藤條編成約4、5吋寬的束腰帶。

道卡斯族的族別分類,源自於伊能嘉矩在台灣原住民語言上的研究調查 ,並將道卡斯族依區域性分為三大社群,崩山社群、後壟社群、竹塹社群,伊能嘉矩的田調紀錄《臺灣蕃人事情》也深刻影響著臺灣原住民族的知識脈絡譜系。


基本資訊

  • 地點-縣市區
    苗栗縣
  • 撰寫者
    王商益
  • 貢獻者
  • 資料來源
    中央研究院,伊能嘉矩著作
  • 地點-緯度
    24.6144348
  • 地點-經度
    120.7906035
  • 參考資料
    《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臺灣通信」選集》
  • 時間起
    清朝宣統年間/臺灣的日治時期明治年間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Event.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Event.places_lat
    24.6144348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Event.places_lng
    120.7906035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Event.places_city
    苗栗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Event.places_type
    收存活動地點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