鸞書多由鸞堂中的文人創作、編纂,又名善書,大量印行,有訓示意味。體例主要分為仙佛序文、寶誥咒語、詩歌訓示、聖賢行述,灌輸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要旨,並對當時的許多社會現象加以批判。苗栗縣內鸞書此一體裁創作興盛,各鸞堂多有鸞書傳世,其中修省堂的《洗甲心波》,內容龐雜,合計十部,為頗具代表性之鸞書。
鸞書可以視為當時落第、失意文人得以寄託心志、發揮所長的舞台。文人得以藉由鸞書批判當世,其中教訓亦本源儒家經典,假託神諭。這些作品可謂台灣儒家、道教的合流,其中也不乏佛教、民間宗教的內容,因人、事、時、地而有不同。除了教化功能以外,部分鸞書也保存當時文人的詩作、文章,使許多落魄文人的作品得以傳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