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苗栗原民文學

苗栗縣境內的原住民早期移民主要有四大族群,包含道卡斯族(斗葛人)、賽夏族、泰雅族及巴宰族,四族群早期皆無使用文字記載其歷史文化,故苗栗原住民的祭儀歌曲、歷史文化及文學記載主要以下列形式呈現:族人的口傳、漢人的漢字記音、日本人類學者的民族誌、荷蘭人的治理紀錄與西方傳教士之以聖歌歌詞記載傳統歌曲旋律等。

在上述不同形式之記載中,許多有關早期原住民族群發源想像、生活技術及社會關係的記敘展現了原住民族群自身獨特的文化脈絡與文學想像。例如賽夏族的口傳文學〈海底龍女〉中記載著織布技術是由一位從海底出現、身穿整套祭儀服裝的女子所教導;《苗栗縣志》中有以漢字記載數首道卡斯族之歌謠,如〈崩山八社情歌〉即以「嗼下遙甯臨律嗼噃噫嘎喃呀徽」紀錄道卡斯族人情歌中「總是懷人心切,故爾」的情懷;日本學者伊能嘉矩〈臺灣土番的口碑〉中紀錄了巴宰族於大洪水後倖存的創社神話等。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貢獻者
  • 時間起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