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竹南、後龍地區的古典詩人群相當活躍,於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末陸續組成詩社。竹南地區的南州吟社與栗社同於1927年成立,隨後竹南地區又有篁聲吟社、中南吟社、南州吟社,併為薰州吟社,後龍鎮則有1937年成立的龍珠吟社。此地代表詩人有鄭鷹秋、劉添貴、方玉山、郭添益、鄭啟賢、陳金田、陳漢傑、趙廷琳、蔡樹、陳如璧、黃金福、駱君實。多為地方仕紳,有家學淵源,接受日治時期中高等教育,從商的鄭鷹秋、從醫的劉添貴及從政的方玉山,於自治運動、文化推廣上也沒有缺席。如陳漢傑曾加入文化協會。
竹南、後龍一帶的詩人、詩社頗多,且詩人多會跨社活動,不專屬於一社。如蔡喬材屬薰州、龍珠二社,栗社范慕庵、謝鐸庵亦為龍珠吟社重要人物。後龍詩人趙廷琳則是栗社中堅,蔡樹則同時參與栗社、龍珠吟社、南州吟社、中南吟社的活動。雖然竹南、後龍地區詩人的作品佚失許多,但由苗栗國學會陳俊儒等人對詩作的考究蒐集下,出版有《栗社流韻》兩輯,呈現當時苗栗傳統文學活動的盛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