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苑裡鎮,古稱「蓬山」,原本是平埔族灣麗社地,農作物以稻米為主,有「苗栗穀倉」的美譽,在早期台灣開拓史也佔有了相當重要的地位。由於苑裡是苗栗相對開發較早的區域之一,因此鎮內多是三合院老宅古蹟,而透過《苑裡志》、《苑裡鎮志》等相關史料研究,也能發現該地的文史之蓬勃,如陳豁軒、王清淵等人倡導的蓬山吟社便孕育了當地不少文人作家。也由於此地開發較早,並擁有豐饒良景,因此遷居苑裡的清代文人蔡振豐不僅創辦了鹿苑吟社,便在《苑裡志》中描寫了苑裡八景詩,對在地風情有一番完整考察。
在苑裡八景詩之四的詩文「苑港停舟」(今苑裡鎮苑港觀光漁港)便描述此地:「艨艟如蟻泊平沙,怪石崚嶒夾港汊。日寫一排帆作字,風吹五色浪生花。」雖然今昔有略為不同的樣貌,但八景詩中對於苑裡的生動詮釋,也具有傳承的歷史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