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中港溪的人文環境:賽夏族

中港溪是貫穿苗栗縣北部的溪流,據史前遺址發現,賽夏族於強盛時期的活動範圍曾一度擴展到後龍溪的中、上游,先是因泰雅族勢力由南向北發展的影響,迫使賽夏族往後龍溪中、下游遷移,與平埔族道卡斯族的傳統居地混在一起,爾後又隨著漢人入墾,賽夏族才轉往中港溪上游遷徙,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苗栗縣中港溪流域的南庄鄉、後龍溪流域的獅潭鄉,以及新竹縣五峰鄉。

苗栗縣境內的賽夏族人以南庄鄉為最多,中港溪的上源區便在南庄鄉,幾經遷徙後的部落如今多集中在東河村與蓬萊村。而分佈在後龍溪流域的則為支流老田寮溪上游的獅潭鄉,主要部落都在百壽村,其人數雖少,但日治時期以來,獅潭鄉即為賽夏族的傳統居地之一,南庄和獅潭的賽夏族便一同舉辦各種傳統祭祀等活動,相互視為族人,並不受行政分區影響,也合稱為南群,相對新竹縣五峰鄉的賽夏族則稱之為北群。賽夏族的祭儀以巴斯達隘(又稱矮靈祭)祭典最為著名,日治時期以前全族在同一地點舉行祭典,日治時期才開始分成南北兩祭團,北祭團在新竹縣五峰鄉大隘社舉辦,南祭團在苗栗南庄鄉向天湖舉行,一直是苗栗縣族群文化的盛宴,已被苗栗縣政府登錄為文化資產。

基本資訊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