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龍溪是苗栗境內最主要河川,發源於鹿場大山西麓,全長58.3公里,流域面積536.6平方公里,流經泰安、大湖、獅潭、公館、銅鑼、苗栗、頭屋、後龍等鄉鎮。主要支流有汶水溪、大湖溪、老田寮溪。
後龍溪橫斷八角崠山脈後即進入丘陵區,接著在公館鄉福基以下沖積成富裕的苗栗河谷平原。此河谷平原在公館福基和後龍豐富間形成南北向的縱谷部,接著轉為東西向的橫谷部。縱谷部長約15公里,寬平均3公里;橫谷部分則在後龍以西形成寬闊的沿海沖積平原,此地沙丘密布,尤其常見新月形沙丘。綜觀苗栗河谷平原,除西北端向後龍溪方向開口之外,其餘地方群山環繞,實際也屬盆地地形。位於平原西端後龍溪口的後龍,現為海線鐵路的要站,也是後龍溪流域開發最早的地區。該地原為道卡斯族的居住地,康熙末年開始有漢人來臺開墾,當時的入墾路徑除了走陸路,水路則倚靠位於溪口南岸的公司寮港(今稱龍港)為出入港,直到雍正年間闢為商港後可謂興盛一時,後因泥沙淤積,現已成廢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