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和10(1935)年關刀山大地震發生,當時山線路段肝腸寸斷,鐵軌、隧道、橋梁、站體等都有程度不等的受損,鐵道部研擬出幾種修築方案。原路修復是一個選擇,但由於此路線一直因坡度大、曲率半徑小而不利於列車行駛,修護與改造的程度備受討論;因此也考量另一個方案,直接放棄十六份(今勝興)至后里的路段,建設苑裡豐原新線,竹南到三叉(今三義)則改為支線。最後因經費等因素,仍決定修復既有路線,僅魚藤坪橋另闢新址,以三年310餘萬元、41多萬人次完成復舊工事。
臺中線的復舊工事可分為隧道、橋樑與建築物。12個隧道工程總長5903公尺,有三千餘公尺的隧道,因受損嚴重而以鋼筋混凝土取代源有的磚造結構;7座橋梁修復共2107公尺,魚藤坪橋與內社川橋結構受損而全面改造;苗栗機關庫、銅鑼、大安站等建築物拆除重建。重建後的舊山線未再受到劇烈的損害,民國88(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影響全臺甚鉅,然而當時才剛停駛一年的舊山線卻毫髮無損,一度被討論重啟以應急新山線於地震中的災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