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裝飾陶瓷的技法

臺灣陶瓷產業有兩大重鎮──鶯歌和苗栗,鶯歌以生產日用陶為主,苗栗則以裝飾陶瓷著名,有著「裝飾陶瓷王國」的美譽。1970年代日本人將裝飾陶瓷生產技術引進苗栗,由於苗栗出產豐富的天然氣,促成這個勞力密集的產業在苗栗蓬勃發展。因應市場的多樣化,裝飾陶瓷從一開始的瓷土到後來半瓷、白雲土、紅土等,讓產品樣式更加豐富多變。

裝飾陶瓷細膩精緻,栩栩如生,主要是以石膏注漿成形,從設計、原型雕塑、分片、調泥漿、製作石膏模、注漿成形、黏接整修、陰乾、坏體燒成、彩繪上色等,製作一件作品前後需經歷近一百多道工序才能完成,每道工序都需要依賴熟練的人工操作,無法以機器大量生產。為了保持品質,只要燒製出的成品稍有瑕疵就得丟棄砸毀,並為了確保每個物件紋路清晰完整,每個石膏模具只能使用15至20次,因此從第一個步驟開始至完成可販售的商品,平均總損耗率達20∼30%,甚至還要更多。其中西洋陶瓷人偶中以蕾絲燒製的服裝技術最為人讚嘆,利用麥芽混和泥漿後塗抹在真的蕾絲上,將沾滿泥漿的蕾絲與瓷偶的原型黏合後加以塑形窯燒,呈現栩栩如生的陶瓷蕾絲。苗栗裝飾陶瓷產業所留下的珍貴技術和樣品,再再記錄著苗栗陶瓷的風華歲月。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陳怡禎
  • 檔案授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