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35(1902)年8月臺鐵縱貫線由新竹經香山至中港(今竹南)路段順利通車,此路段全長約19公里,南下過香山站後即向東穿越尖筆山區才繞向竹南,因此在丘陵開鑿了一座長約146.5公尺的「尖筆山隧道」。但隨著昭和3(1928)年3月12日鐵道新路段通車,以及民國66(1977)年道路拓寬,尖筆山隧道已停用並拆除,現在僅能在公義路路段想像往昔紅磚隧道的景象。
鐵道新路段的興建肇於尖筆山地形的崎嶇,此路段坡度達千分之16.7,最小曲半徑也有300公尺,行車緩慢且動力有限。因此在昭和元(1926)年實施「尖筆山附近改良線」工程,將路線西移至海濱的崎頂,設立崎頂信號場與兩座崎頂隧道(又被稱為子母隧道)。新路段通車後,原本通過尖筆山隧道的舊路段在昭和4(1929)年拆除,成為現今臺13線的一部分(公義路路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