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龍窯,位於苗栗縣西湖鄉五湖村3鄰九份26號,原名「三合窯業」,民國66(1977)年由福州陶師李依伍第二代李銘銡、李昭清、李昭春及朋友羅源泉合作經營,為一傳統窯場,以手工生產酒甕、水缸、花盆等日用生活陶器為主。後來羅源泉退股,改名為「金慶窯」,民國86(1996)年由第三代李錦明接手後,更名為「金龍窯」,為求家傳窯業的永續經營,沿襲手工製陶的傳統結合現代的陶藝技術,創造出陶瓷藝術的新美感,如將傳統水缸轉型創作現代討喜的荷花缸、加入客家元素設計風格獨具的餐具、優美的陶燈等,少量多樣的創作風格並研究設計現代陶藝,讓陶瓷藝術在苗栗發揚光大,成為苗栗屬一屬二的傳統窯業。
由於李昭清並不願意二兒子李錦明放棄原本在苗栗西洋裝飾陶瓷廠裏穩定高薪的「原形雕塑師」設計的工作,再度走入這條沒有希望又極度辛苦的傳統產業當中,並在一夕間將登窯拆除,現役投入柴燒行列的登窯,則是民國88(1999)與民國97(2008)年新蓋的。金龍窯於民國93(2004)年起年獲得苗栗縣西湖鄉公所選定為城鄉風貌再造的示範窯廠,由於平日窯場工作繁忙,所以不提供遊客導覽及陶藝教作,但仍開放民眾自由參觀,並開放陶藝創作者一起做陶,李錦明稱其為藝文讀書會,與陶友們一起創作、彼此腦力激盪,激發出更好的創意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