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坑村瓦窯福德祠

大坑村瓦窯福德祠,位於苗栗縣公館鄉大坑村13鄰橫屏農路旁,八角崠山系西側的雙龍山行修寺東方200公尺。公館沖積平原於清朝嘉慶至道光年間由漢族分次墾殖,道光10(1930年)大坑堡隘長張進生在行修寺現址附近創建精舍,奉祀觀世音菩薩,山區墾荒的腳步遂以精舍為據點逐漸拓展,大坑溪谷地山區生長許多樟樹,採樟腦者紛紛入山拓殖。由於雙龍山的土質為上福基砂岩層,岩層中的黏土適合燒製磚瓦陶,因此咸豐元(1851)年張進生在行修寺南側設瓦窯廠,供應建築房舍之用,修築瓦窯廠時,對神佛虔誠的張進生,同時以人工開鑿砂岩岩洞,募資建廟供奉福德正神(土地公),因此得名「瓦窯福德祠」,庇佑地方。

早期先民進入大坑山區,是為煉樟而來,其後日治時期明治34(1901)年日本人岩本東作設立的窯場,開始為地方產業帶來了活力,人口也因而逐漸聚集。隨著工業發展和產業道路的開闢,樟腦業及陶業沒落,人口嚴重外移,散於大坑村的福德祠無人奉祀,乃於1993年集合「茶園」、「圓頂」、「下水井」、「新伯公」遷移與「瓦窯福德正神」合署辦公,形成五福德正神合祀,福蔭眾生。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苗栗縣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4.560159
  • 所在地-經度
    120.821427
  • 是否開放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陳怡禎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