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明窯業」位於苗栗後龍鎮,其包仔窯乃是鄭春子女士於民國53(1964)年所創建,主要生產傳統建築所需的屋瓦、鋪地磚等建材,但工廠目前已歇業並拆除。包仔窯廣泛分佈於臺灣的許多角落,伴隨著臺灣先民在各地的開發拓墾,「包仔窯」不但見證了臺灣早期的開拓歷史,更是整個建築文化改造的大功臣。
包仔窯通常設三個煙道孔,一方面可以讓火焰的氣流分布平均,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煙囪的高度。有些煙囪中段還設有「調節口」,讓燒窯師傅得以從此處判斷窯溫,並且用來控制昇溫時的重要調節閥。
「協明窯業」位於苗栗後龍鎮,其包仔窯乃是鄭春子女士於民國53(1964)年所創建,主要生產傳統建築所需的屋瓦、鋪地磚等建材,但工廠目前已歇業並拆除。包仔窯廣泛分佈於臺灣的許多角落,伴隨著臺灣先民在各地的開發拓墾,「包仔窯」不但見證了臺灣早期的開拓歷史,更是整個建築文化改造的大功臣。
包仔窯通常設三個煙道孔,一方面可以讓火焰的氣流分布平均,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煙囪的高度。有些煙囪中段還設有「調節口」,讓燒窯師傅得以從此處判斷窯溫,並且用來控制昇溫時的重要調節閥。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