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工藝協會,位於苗栗縣泰安鄉象鼻村1鄰38號,成立於民國91(2002)年8月5日,前身為泰雅織物研究中心,成立於民國81(1992)年。主要宗旨:傳承泰雅傳統服飾工藝文化、相關文化研究調查、促進國內外多元文化交流、傳承傳統文化等。民國92(2003)年,協會申請勞動部的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吸引更多婦女加入,也開始嘗試製作消失近百年的傳統服飾,重製作品也逐一誕生,重製計畫前後一共培育出三十多位優秀學員,作品集結收錄在民國97(2008)年出版的《重現泰雅:泛泰雅傳統服飾重製圖錄》中,後續更影響了賽夏族、噶哈巫族、卡那卡那富族等族群,積極從事文化保存與再現的行動。
協會團隊除了為群體經濟打拼之外,從民國100(2011)年起,與學者聯手起草制度,進行教材教具建置、紀錄片拍攝、文化蒐集等工作;於民國105(2016)年成立全台第一所原住民族實驗小學「博屋瑪國民學校」誕生,將泰雅族文化以音樂、美術、體育、舞蹈等課程形式傳授。讓文化與產業接軌,用行動證明傳統文化新創的可看性。進一步深入有機苧麻生態經濟循環產業發展的趨勢,重新詮釋了泰雅族「gaga」傳統的意義,也讓族人找回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