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耳仔是一個位於苗栗後龍鎮的沿海漁村,後被稱為網弦,與鄰近的渡船頭都是中港溪出海口的聚落,過去因兩岸航運交易而發達,而今榮景不再,捕魚人口也漸少。望耳仔是一個富有海港意義的老地名,地方居民描述,過去人們等待出海帆船歸來,在沒有任何現代通訊科技的輔助下,只能打開全身感官捕捉船隻歸返的跡象,如果遠眺到船隻蹤影、聽到帆船被海風拍打的聲音從海上傳來,全村便奔相走告,為歸返的家人放下心來,因而得名「望耳仔」。
望耳仔一帶是臺灣與中國大陸直線距離最近點,從清朝開始就有帆船往返泉州、福州、廈門與此地交易,當時望耳仔有紀家籌組航海業,鼎盛時期有一、兩百艘帆船,民國35(1946)年光復期間到達鼎盛。就連當地信仰中心保安宮供奉的六位尊王,也相傳是某日乘坐著無人空船來到此地,村人因而在港口建廟,足見當時航運鼎盛之景。然而隨著民國38(1949)年兩岸斷絕往來,帆船通航景象就此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