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線中的造橋車站雖於明治36(1903)年設站,但其真正的繁榮來自大正3(1914)年起,車站東方8公里處的錦水礦場的開發。為了運送石油相關產業的人力、物資,昭和10(1935)年設置了錦成軌道輕便車,將造橋、大西與錦水之間的交通連結為耗時50分鐘的距離。
從大正3(1914)年第一號井天然瓦斯大噴發開始,大正13(1924)年第五號油井探勘成功,並設置汽油採取工場。當時一天採收量甚高,瓦斯達5000萬立方呎,汽油則為500石。石油產業的繁盛曾經吸引不少日本政要到訪:昭和6年6月16日賀陽宮、昭和9年10月11日梨本宮、昭和10年1月20日韓王李根三等均曾蒞臨。1950、1960年代石油探採全盛期,錦水村人口密集,因入夜仍燈火通明而被喻為小香港。雖然現今錦水油氣已枯竭,錦成鐵道也已拆除成為步道,但造橋鄉公所特地在車站右側的公園內鋪設一小段輕便軌道,供遊客想像往昔的鐵道風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