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台灣1990年代地方文化館陸續成立,為了紀念吳濁流對苗栗文學的貢獻,並發揚其文學創作,苗栗縣西湖鄉公所規劃建設吳濁流藝文館,並委託文史工作者林靈與藍博洲夫婦,以「重建吳濁流的文學原鄉」為構想進行規劃,期望建立「南有美濃(鍾理和),北有西湖(吳濁流)」的客家文學之鄉。吳濁流藝文館於民國92(2003)年3月落成,為苗栗文學重要的推廣機構,故列為苗栗大事件之一。吳濁流藝文館內一間為珍藏本室,存置了吳濁流的相關著作與手稿、照片,另一間為展示空間,定期安排主題,並提供各界創作者預約策展。
吳濁流是台灣、苗栗文學史上相當重要的作家,詩集、小說、散文著作皆相當豐富,曾參與「苗栗詩社」,著有詩集《濁流千草集》、《藍園集》;小說《亞細亞的孤兒》、《無花果》;散文《南京雜感》、《黎明前的臺灣》等書。代表作以長篇日文小說《亞細亞的孤兒》最為知名。曾在民國53(1964)年時創辦了文學雜誌《臺灣文藝》,從中培養了許多優秀的鄉土文學作家。由於吳濁流在四湖公學校與五湖分教場輾轉任教15年,作品時常因此表達對西湖的懷念與熱愛,因此苗栗西湖鄉也可以說是吳濁流的第二原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