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愍善亭碑記附祭文

〈愍善亭碑記附祭文〉由街紳杜明珠於嘉慶12(1807)年所寫。清代臺灣多分類械鬥,或為閩人、粵人相鬥,或為漳民、泉民相拼,形成移民塺會的特異民風。後壠街多泉州移民,於嘉慶11(1806)年為「賊」所殺四百餘人,死傷殘重;街紳杜明珠懷惻隱之心,收埋骸骨,總名為「愍善亭」,以安孤魂;續立「如容君之墓」,以思音容。

〈愍善亭碑記附祭文〉即於次年設立,詳述亂事慘蹟、建亭經過,並期盼悲憫覽亭而戒禍根源;文末附祭文一篇,流露哀思。其碑文收錄於「北碑集成」。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苗栗縣後龍鎮
  • 免費進場
  • 史料原文/譯文
    嘉慶十一年丙寅暮春念八日,賊陷後壠街,死者四百餘人,屍骸暴露,見者心傷。噫!死者人之所不免,或重於泰山則深足慨慕,或輕於鴻毛則無足齒數;若守分無過而罹兵火之災,則不勝其可愍焉。 後壠街庄被害諸人素守四民之業、群為室家之計,身受屠戮、形骸虧損;雖其父母兄弟妻子末由別認瘞埋,是死之不足為重輕,而其可愍為尤甚也。仰羨古風,葬停棺百所埋洛縣,骸骨鳩戟;收拾而合葬之禮不從古事,應權為既葬而祭之以豚酒,不能遍及其姓字,故總為之號曰「愍善亭」。蓋愍諸君以守業良民,不幸而罹此重禍也,而續之曰「如容君之墓」,欲使諸君之有孫子者履斯地、登斯邱,惻然而追溯父祖之音容焉。 夫收掩遺骼,惻隱之心,仁之端也;不忘原本、重念劬勞,孝之事也。使天下之人共敦仁孝,則禍亂之機何自而生?奈何殘忍成風,悖戾橫滋,遂胥戕胥虐之至於此極乎!後之覽斯亭者,當并有感於斯文,而毋徒生其慨嘆也矣!惟我諸君,泉郡之氓,沐浴清化、篤實經營;或渡自內地、或產於東寧,或為重稚、或為女嬰,或作秀士、或擅榮民;雖碌碌於閭里,皆善善之聲稱,乃時景之一變,遭奸徒以相傾,身首飄沙岸,骨血爍巖阬。 嗚呼!誰無父母?誰無弟兄?將欲自卜吉宅,安能別其分明,悲痛切於妻子,傷心迨及親朋。非其罪而被戮,奚必恨乎前生。謹擇斯土建造佳城,錦屏秀挺,玉宇崢嶸。眾魂其聚處兮,氣義章程;合魄為靈奕兮,子孫充盈;有冤有屈兮,泣訴天庭;無災無害兮,迪吉安貞;爾安爾居兮,處困而亨;來格來享兮,惟德是馨。哀哉!尚饗。 喜慶十二年歲次丁卯臘月朔日,同安杜明珠記。
  • 所在地-緯度
    24.614435
  • 所在地-經度
    120.790604
  • 是否開放
  • 相關人物
    杜明珠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