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蓬山慈和宮碑記

〈蓬山慈和宮碑記〉立於乾隆36(1771)年,是現有苗栗縣境內重要的碑記資料中最為早見的。王廷珪是霞漳的進士,與淡防分府的同知宋應麟,在當時的北台灣十分有名。客居竹塹時適逢苑裡慈和宮營建完成,便請黃廷珪為它撰寫碑記。黃廷珪跟著宋同知來淡遇到颱風,船上的人目睹媽祖顯於檣端,最後船平安上岸。黃廷珪覺得受到神明保佑,所以欣然答應撰寫碑記,而將此事紀載上去。

內文有相當強烈的信仰靈感應取向,為親身經歷災難而歸功於媽祖顯聖救護的例子,不同於累積象徵資本,〈蓬山慈和宮碑記〉可視為個人宗教信仰的真實反映。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苗栗縣苑裡鎮中山路305號
  • 免費進場
  • 史料原文/譯文
    淡以臺為北境,風濤洶湧,沙石舂樁。自國家設分府後,商賈往來,矢賴天后聖母之靈,而歌詠功德不衰。歲辛卯三月,予自廈門隨星崖宋夫子之淡防任,遇颶風飄之惠州。舟人見神祭現於檣端,船得泊岸。後從廈過臺,不二日進鹿耳門。其靈顯昭昭,在人耳目也。離淡署七十里苑裡街,人煙輻湊,時方鳩工庀材,經始天后宮,予於是竊嘆神靈之赫濯,躬所親睹,而苑裡諸君之敬而奉者,非素沐其恩波,何以不吝重貲而成之。則古之親有功烈於民者,其謂是歟。大殿二進崇表,神座旁有樓屋圍亭,並祀諸神,因聖母而及者也。嗟乎!自宋迄今數百年矣。滄桑屢變,而官民之葺祠而祀者,振古以茲,蓋渭湄島之靈,如水在池中。況此地蓬山居左,苑水居右,曲池假山,菁蔥可愛,神之乘席駕雲,以遨遊島嶼間者,未有不樂於斯而昭假也,顏曰慈和宮,被具慈仁而享和平之福,實淡人之所禱祝焉。是役也始於二月,至臘月落成,糜白金六千有奇。任其事者,黃君福、榮君應祿、陳君志誠等,皆倡義舉,而胡君國材、黃君君佐等,實有肩理是事,以成厥功者也。因刻石為之記。 鄉進士棟選縣正堂霞漳弟子王廷珪薰沐拜撰
  • 所在地-緯度
    24.447537
  • 所在地-經度
    120.654257
  • 是否開放
  • 相關人物
    黃廷珪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