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丘滄海先生紀念碑

丘滄海先生紀念碑,立於苗栗市狸貓山公園(將軍山)內。東寧才子丘逢甲先生,諱滄海,同治3(1864)年出生於現今的苗栗縣銅鑼鄉,卒於大正元(1912)年,享年49歲。二戰後臺灣光復,入祠於苗栗忠烈祠,並立此紀念碑於現狸貓山公園內,由當時縣長劉啟光撰寫碑文以表彰其事蹟。

丘逢甲是當時苗栗境內少數的「進士」文人之一。光緒11(1895)年爆發甲午戰爭,清廷將台灣割讓給日本,丘逢甲大力提倡自主,建立「臺灣民主國」,擔任一軍統帥軍抗日。同年5月29日,日軍登臺,進占基隆,守軍不敵。6月4日,臺灣民主國總統唐景崧棄職,乘德商輪船逃往廈門,丘逢甲見勢不可為便返回台中,攜家眷內渡廣東嘉應州。離台前有詩:「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鴟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傳誦一時。碑文除了記述丘蒼海先生事蹟,同時也不難看出脫離日本統治後的台灣人,十分感念丘逢甲與「臺灣民主國」當時的挺身而出。

基本資訊

  • 免費進場
  • 史料原文/譯文
    先生諱滄海,字仙根,號蟄仙,以生逢甲子,又諱逢甲。先世自上杭遷鎮平,曾祖之世始遷臺灣。父潛齋,碩德耆儒。先生誕於苗栗銅鑼鄉,幼聰穎,讀書過目成誦,有神童之目。歷試捷南宮,軀幹魁梧,見者疑為武人。先生富民族思想,雖點主事,終身不仕。滿清甲午戰起,捐資編壯民為義軍,成卅五營。乙未割臺,屢電抗爭,冀收成命不果;遂倡立臺灣民主國,奉臺撫唐景崧為大總統,鎮守臺北;幫辦劉永福為大將軍,扼守臺南,自任副總統,兼義軍統領,駐守臺中。未幾,臺北告急,先生率部往援,師次中途,而臺北已破。唐先引去,日軍南下迫新竹,血戰二十餘晝夜,援絕,內渡奉親,居鎮平;矢力教育,先後主講韓山東山各書院,並歷任廣州中學、兩廣方言及商業學校監督、學務處議紳、諮議局副議長等職。 光復後任粵教育部長,臨時政府成立,代表廣東北上參與盛典,被舉為參議院議員。國事繁劇,積勞成瘁,病假歸粵,竟至不起。 嗚呼!先生矢志革命,終其身盡瘁國事,促其壽始創共和之制於臺灣,而卒實現於祖國,其識見、其謀略,均足超人,惜天不假年,不獲大舒其志。然吾臺數十年來,革命志士,前仆後繼,卒有今日之光復者,要皆先生精神之所感召也,不亦偉哉。 民國丙戌首夏,本縣苗栗區築先生紀念碑成,謹誌其大略,鐫於其端,以為後來者告。縣長劉啟光。
  • 所在地-緯度
    24.556524
  • 所在地-經度
    120.812505
  • 是否開放
  • 相關人物
    丘逢甲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