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縱貫線三義路段(現舊山線)因坡陡彎大,鐵路運載效率有限,致使大正6(1917)年爆發「滯貨事件」,增加行車效率更高的新機車勢在必行,然而當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日本國內生產的蒸汽火車供不應求,便轉由美國進口蒸汽火車。苗栗鐵道文物展示館保存著這一批美國火車至今僅存的一輛DT561蒸汽火車,由於美國、日本也已不見此機車頭蹤影,這也成為全世界的僅存。
DT561是以日本的9600為原型,交由美國機車公司(American Locomotive Co., Ltd.,簡稱ALCO)製造,當時台灣總督府將這14輛美國車編為600型,後稱D96型,國民政府遷糖後再改稱為DT560型。「D」代表有四個軸動輪,「T」代表包含煤水車。DT560型車身笨重、速度慢,適合牽引貨物列車,從大正9(1920)年來到台灣後,隨著台灣的鐵道系統、使用習慣與維修零件逐漸改造同化,與DT580型零件多通用。直到民國54(1968)年2月全數報廢,只留下一輛DT561號,成為現今台灣鐵道的重要文物,見證著一戰時期全球市場與山線的微妙因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