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公祠位於苗栗縣西湖鄉下埔村苗34線北側路旁,背後矗立著樟樹、石楝和竹叢、雜木等,創建年代不可考,伯公祠屋身和屋頂都曾歷經偷竊事件,遂拼成今日的模樣。也曾於民國75(1986)年重建修繕屋頂,民國103(2014)年新建擋土牆。
如今的伯公祠主體為石構造,面朝南方,石砌水泥基座,水泥化胎,加建磚砌擋土牆,為單開間小祠。供桌、拜埕、天公爐座均以水泥封固,磚砌金爐在右;燕脊屋頂雕花捲草紋上彩,屋面四行瓦筒、兩側垂脊造型上彩,額枋雕「福神祠」兩側雕花,與祠門聯同為漆紅底上金字,祠門聯「湖山好景鍾靈運,祠宇新遷正福興」。
地方居民「邱華發」回憶,原來的石造伯公很小一間,二次被偷事件一次發生在大約民國75(1986)年之前,這次被偷的是整座伯公石祠,經信眾至附近德龍宮問事,才知道伯公沒跟著石祠走,而是被遺棄在伯公祠旁的樹上,地方居民找到後即開始張羅重建事宜,正好附近有一處「長簡」的伯公神位移往他處合祀,舊石祠留著沒用,便被搬來長崎下重組,為伯公找到新房子,於民國75(1986)年12月初五請神登龕安座。另一次則是伯公祠的燕脊失竊,居民再次尋訪,終於尋來了一處舊伯公祠的燕脊為它裝上,二次被偷事件成為長崎頂路旁伯公軼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