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頭屋鄉明德村的謝屋後雙祠伯公,位於謝開華舊宅後小丘上,進出道路陡滑。伯公祠創建年代不詳,長年由附近吳、陳、謝幾戶人家祭拜,雙座石祠(虎邊石母)為其最大特色。
祠主體為石構造,面朝東方,兩座傳統石板小祠,共用磚砌水泥基座,搭建鐵皮屋頂。左祠馬背脊,供奉福德正神,右祠燕脊供奉石母娘娘。後有化胎,拜埕地基流失,供桌地面龜裂,左前側為共同天公爐,旁有磚砌金爐,右前有石香爐一座,金屬金爐一個,為祭拜好兄弟用;左祠馬背,右祠燕脊,左祠:額枋刻福德祠,兩邊有雕飾。右祠:額枋刻石母祠;祠德祠之祠門聯「福與山河並永,德與日月增光」。石母祠門聯「石光普兆姓,母思惠福鄉 」。目前建築保存狀況局部缺損,不影響結構。
依據地方居民「胡桂英」口述:「當地是十二份與水寨下聯外必經路口,民國49年她嫁到當地時,伯公就是現在這樣,伯公、石母兩座祠共用天公爐放在左前方,右邊有拜好兄弟的格局。
」由此可知,自1960年代起,伯公祠一直保有傳統樣貌直到今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