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照片記錄了1970年代苗栗公館「精華藝術陶瓷公司」的珍貴畫面,該公司的原型雕刻師韋光美正在整修日商拿來的「火雞原型」的酒瓶以利分片。「原型」可以說是裝飾陶瓷產業的靈魂,「原型雕刻師」負責設計與製作母模提供工廠量產,在當時炙手可熱,各地陶瓷廠爭相挖角、重金禮聘,或自己培養原型師。
裝飾陶瓷工廠製程包括原型設計、製模、灌漿、整修、生檢、窯燒、熟檢、彩繪、烤色、包裝等流程,是勞力與技術密集的產業。其中模具製作步驟相當繁瑣,從原型雕塑到複製生產模需要很嚴謹,才不會影響後段的注漿、修坯等作業。精華藝術陶瓷公司的林太太說,為了培養原型雕刻師,原來選擇國立藝專雕塑科的畢業生,後來在工廠裡挑選有天份、頭腦靈巧的員工培訓成為原型雕刻師。
苗栗昔日有「裝飾陶瓷王國」美譽之稱,全盛時期有300多家裝飾陶瓷工廠,全苗栗縣許多人生計仰靠這行業。1990年代以後,因為勞力成本提高、台幣升值、時代趨勢等影響,陶瓷工廠相繼外移至東南亞、大陸等勞力與成本較低的國家或關閉結束經營。隨著裝飾陶瓷產業沒落,這些原型師紛紛轉行,現已很少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