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螃蟹笱

螃蟹笱,族語名稱kahang a kaLax,是苗栗鯉魚潭巴宰族傳統漁撈工具的一種,主要用來捕捉螃蟹。全件以竹編製成,依照外型又可分為「圓笱」(族語名稱kaLitix KaLaxa a kahang),長約50公分,入口處圓周約為155公分,尾端圓周約為95公分,以及「扁笱」(族語名稱makipi KaLaxa a kahang),長約70公分,入口處圓周約為150公分,尾端為扁形約為80公分。每年晚秋至冬至之際,族人會於河溪中較淺灘之處以石砌成V或W形之石岸,細縫間以小石子塞好,螃蟹笱即放置於V形之後端,若是築W形的石岸,則雙處尾端各置圓笱和扁笱各一隻。放置時間通常在黃昏,清晨時收起,有時一夜就能捕到上百隻。

據鯉魚潭村耆老們回憶,村中老一輩的漢人都知到螃蟹笱中的圓笱為巴宰族群特有的編製法,圓笱以六角形編法編製,特點是孔隙較大,讓較小的魚或是螃蟹得以逃脫,是極具生態永續觀念之作法。反之,扁笱以十字編法編製成,幾乎沒留孔隙,所以需要比較大的開口放置,才不至被水流沖走,魚或螃蟹無論大小皆跑不掉,與圓笱在性能上有些微差別。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1.苗栗縣巴宰族群協會、鯉魚潭基督長老教會編,《二〇〇九苗栗縣巴宰族過新年成果專刊》,苗栗:苗栗縣巴宰族群協會、鯉魚潭基督長老教會,2009。 2.張素玢,《苗栗縣鯉魚潭巴宰平埔族調查研究暨古文書彙編》,頁29-32,苗栗:苗栗縣文化局,2007。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創作者
    不詳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