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鰻笱

鰻笱,族語名稱tuLa a kaLaxa,是苗栗鯉魚潭巴宰族傳統漁撈工具中體積最大者,用以捕捉鰻魚和鯰魚等魚類。全件以竹編製成,形狀如飛彈,整體長約230公分,入口圓周長約55公分、中段長約95公分、尾端長約15公分,前端用繩子綑綁,以便收放或固定在大石頭上。使用前通常會放入腥味較重的雞鴨內臟,借以吸引鱸鰻,並在開口處塞入雜草,防止捕捉到的漁獲游出,前置作業完成後直接放置於深潭之中,並於每日清晨巡查一次。由於鰻笱的開口平整,鰻魚很容易就溜出來,因此收鰻笱時需要動作很快的直接拉起來,以免讓魚跑掉。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1.苗栗縣巴宰族群協會、鯉魚潭基督長老教會編,《二〇〇九苗栗縣巴宰族過新年成果專刊》,苗栗:苗栗縣巴宰族群協會、鯉魚潭基督長老教會,2009。 2.張素玢,《苗栗縣鯉魚潭巴宰平埔族調查研究暨古文書彙編》,頁29-32,苗栗:苗栗縣文化局,2007。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創作者
    不詳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