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枕頭山的興衰

此照片攝於民國55(1966)年,為鯉魚潭巴宰族裔潘文章先生之夫人林秋海女士與社區婦女在枕頭山開墾的情景,婦女頭頂斗笠、面矇花布、手持十字鎬,正在清理枕頭山上荒地之石頭,為後續的開墾做準備。

枕頭山位於鯉魚潭村西南方向,山上土地平坦且面積相當廣,超過100公頃,曾作為鯉魚潭村面積最大的果園農場,以梨、李、柿為大宗。戰後,經營食品罐頭的永森公司獲得枕頭山的私有權,專做水果的種植與加工,以鳳梨、橘子、甘蔗等作物為主,收成後轉賣給台糖公司製糖。在民國五六零年代,山地的開墾仍需仰賴大量人力的投入,也因此造就了鯉魚潭地區許多的工作機會。不過隨著市場需求的轉變,曾經扮演本村居民重要生計來源的永森公司,已於民國90年代停止營業。經歷十幾年的歲月,山頭又逐漸恢復成林蔭茂密的荒廢情景。

據鯉魚潭村長老潘大州回憶,日治時期日軍曾在枕頭山山頂設置高射炮台,還曾擊落美軍機一架。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後,駐守枕頭山之日軍將其家當或出賣或贈送給鯉魚潭村民,長老父親也獲贈馬鞋一雙。當時日軍的戰馬也被牽到下竹圍賴厝前屠殺販賣,長老不僅親眼目睹屠殺過程,也吃到人生唯一一次的馬肉,即使經過一甲子的歲月仍印象深刻。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苗栗縣巴宰族群協會,《番仔城記憶》,苗栗:苗栗縣巴宰族群協會,2016。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創作者
    不詳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ISBN
    978-986-82872-1-1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出版者
    苗栗縣巴宰族群協會
  • 地點
    苗栗縣枕頭山 (120.751516, 24.34547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