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鯉魚潭教會牧師館興建

此照片攝於民國45(1956)年2月,是當時鯉魚潭教會建造牧師館的興建情形。本館於該年1月9日在郭中堂宣道師所帶領的禮拜後正式開工,此照片呈現開工一個月後的工程進度,從中可清楚看出土角牆壁已大致完成,工作人員正忙著蓋上水泥屋瓦。雖然照片重複曝光而疊有多層影像,不過卻是少數留存的早期建築房舍的施工情況圖。

鯉魚潭教會的牧師館位於教會南方約50公尺處(今聖王段300號),其最初之設計監造皆由鯉魚村長老潘德彰一手包辦,建材以土角為牆,屋頂先以麻竹和桂竹為骨架,再蓋上水泥瓦。當時協助興建的工人全是教會信徒,建造牧師館的奉獻也大多以工資折價計算。該館於民國79(1989)年原址改建,後又經多次整修補強,不過格局外觀差異不大,宿舍前的小花圃也仍留有最初的兩棵高大「聖誕樹」。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1.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鯉魚潭(內社)教會,《設教一百二十六週年紀念特刊》,頁46-47 ,苗栗:鯉魚潭(內社)基督長老教會,1997。 2.苗栗縣巴宰族群協會,《番仔城記憶》,苗栗:苗栗縣巴宰族群協會,2016。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創作者
    不詳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ISBN
    978-986-82872-1-1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出版者
    苗栗縣巴宰族群協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