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照片攝於昭和12(1937)年,由相片背面的註記「昭和十二年二月十九日(正月初九)獻堂式紀念」可知,是鯉魚潭教會第五間禮拜堂獻堂式紀念。此照片也是目前鯉魚潭教會所留存的照片中,年代最久遠的一張。由於年代久遠,僅能辨認出前排坐者右起第5位為林彼得牧師、第二排右起第5位身著唐裝理平頭者為潘阿登長老、右起第10位為潘阿登長老娘潘黃葉女士、左起第5位為潘阿有、最左上方第1位為潘玉妹。
鯉魚潭教會禮拜堂最早於1871年建於早期巴宰族人共同居住的下城(昔日之三義鄉鯉魚潭段199-1號,今聖王段404號地)。可惜早期的建築並不牢固,歷經兩次重建後,昭和10(1935)年臺灣中部大地震再度震毀第三間禮拜堂。雖然在獲得新竹中會四百元的補助後,第四間禮拜堂再度重建於原址,可惜隔年颱風所引發的洪水再度沖毀禮拜堂,因此教會不得不遷移到地勢較高的上山下山邊,即當時潘阿登長老住宅後方的空地,興建第五間禮拜堂。
此間禮拜堂為木造竹臏壁之鐵皮屋,以現今之建築技術來說可能還是稍嫌不足,可是若以當時的時空背景來看,經歷連年的自然災害後,鯉魚潭村民的生活日益艱困,且根據紀錄,1911至1937年共計26年間,教會並無牧者領導,終至信徒人數逐年遞減,多重打擊之下,執事長老依然憑藉對於信仰的虔誠,完成禮拜堂的重建工程,實屬不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