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招鑿圳開荒成田契約書

本件古文書為前銅鑼國小主任李玉展所收藏,是清領時期鯉魚潭村巴宰族人委託林合成墾號(乾隆37年由郊商林泉興與竹北六家林特魁合組之)開鑿水圳以灌溉農田的契約書。此份古文書記述咸豐元(1856)年11月,由來自蔴薯舊社的業主潘茅格,招募劉義妹等人開墾其位於內城南片山下上坪、下坪一帶之土地所訂立的契約。本次的開鑿時間從壬子年到乙卯年,也就是咸豐2(1852)年至咸豐5(1855)年共4年的時間。

由古文書的記載可知,1850年代,由外地遷移至鯉魚潭地區的巴宰族人已漸漸進入農耕生活,但是因為沒有水利設施,所以農作物多以旱作的方式耕種。直到清領時期咸豐年間,聚落一帶的灌溉水利設施才委託漢人興建,用人工一鑿一鑿的敲出引水水道灌溉,並堵水築埤,所以鑿成的水道稱之為「鑿水圳」。隨著水利設施的興建,聚落族人的耕作及生活模式產生改變,開始進入以水稻種植為主的生業模式。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苗栗縣巴宰族群協會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創作者
    不詳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清朝咸豐年間/臺灣的清領時期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文件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