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照片拍攝於1950年代的苗栗銅鑼,影中人是位端著陶碗吃東西的客家幼童,幼童手裡的湯匙懸在嘴邊,正呆呆地看向鏡頭。照片背景處放置於地上的竹製雞籠、竹編鴨寮圍籬,是屬於當時銅鑼的農家風景。
1950年代值臺灣的農業時期,當時人民使用竹子的情形普遍,無論食、衣、住、行都與竹子密不可分。因為臺灣氣候適合竹子的生長,且竹子具有生長快速、實用等特性,質地輕盈又堅固,只要栽種三、四年,竹材便可以拿來運用。竹子種類多樣,其中最普遍使用於農具的是桂竹,包括搖籃、竹篾門扇、椅轎、米籮、菜藍都常用桂竹製作。在苗栗獅潭鄉曾盛產桂竹,在百壽村、和興村及八角林一帶分布面積廣大,以往造紙業曾興盛一時,其中「紙湖」即百壽村和「紙寮坑」即新豐村,兩地都以造紙聞名。


